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效应释放、煤炭市场总体向好的形势下,山西焦炭行业运行如何?未来发展方向和机遇在哪里?如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智能化发展?
据中国经济时报山西记者站报道,6月28日,山西省经信委、山西省科技厅共同主办的山西省焦化行业推进大会暨“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推介会上,相关职能部门、业界专家、企业代表交流讨论,以期凝聚共识。
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王黎红表示,为了打造全国一流焦化产业基地,不断再造新优势,山西今年将围绕项目、企业、技术、产品、园区,实施技改专项资金引领行动、装备改造升级行动、产业链拓展延伸行动、新技术推广应用行动、企业管理创新增效行动、产业集聚化园区发展行动。
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设立焦化技改专项资金,以发挥财政资金推动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引导金融支持焦化行业转型升级。
具有创新性的是,山西省此次推动焦化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各项行动中,专门提出了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互联网+焦化”项目落实。
此次山西焦化行业推进大会上,山西省经信委向全行业推介的“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可以理解为山西省以工业大数据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试水之举。
该系统的开发与工程示范是山西省科技厅确定的省级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由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共同完成。
配煤约占焦化企业生产成本的60%以上,能否有效控制配煤成本,决定焦炭市场竞争力。该项目首席专家、太钢集团不锈钢公司研究员齐洪涛介绍称,研究成果通过在太钢及其它示范基地的生产实践,不仅使焦炭产品质量更为稳定,还取得了平均降低配煤成本20-50元/吨的效果。
此外,建立目前国内最全的煤质资源数据库也是这一科研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介绍称,该咨询机构十余年来坚持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体制的煤矿个体实地调研采样化验,并定期对各地区煤田勘探地质报告数据进行收集。
通过大量地质报告数据、煤样分析数据及其它收集信息的研究,对每一个矿区、煤矿的煤层灰分、硫分及其它参数的变化规律都做了分析,进而完成了中国煤矿煤质数据库的建设,目前完成生产及建设煤矿共计4787座,产能合计45.36亿吨。
汾渭能源通过收集太钢、试验基地等焦炉各项参数、对影响焦炭指标的关键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煤化所提供的灰成分影响焦炭热性能机理模型与理工大提供的硫转化模型为基础,获得适用于不同炉型的焦炭质量智能预测模型。最后,以焦炭质量智能预测模型为核心,通过矩阵分析等数学方法计算出最低配煤成本方案,最终形成智能优化配煤系统集成软件。
该智能优化配煤系统由汾渭能源负责维护运营和独家代理销售。
王黎红会上表示,下一步,山西将结合这次示范推介活动,大力推动精细化配煤技术在山西焦化企业的普及和应用,切实把该省主焦煤、肥煤的品质优势与省外其它煤种的价格优势结合起来,通过精细配煤、智能控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效益。
焦化行业一度是山西省除煤炭、冶金产业之外的第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对山西省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2008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焦化行业陷入低迷,连续多年亏损。
山西焦化行业协会专家徐占军表示,山西焦化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其产能与产量在全国的比重逐年下滑,现有企业开工率低于周边地区30%以上;在周边地区保持盈利的情况下,山西焦炭普遍连年亏损;同时环保压力逐步增加、融资发展后劲乏力等硬约束短期内难以改善。
王黎红介绍称,面对严峻困难,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稳焦兴化、焦化并举,上下联产、以化领焦”的战略部署,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同时加大了焦炭运销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过多年努力,山西焦化行业“十二五”期间在产业发展集聚化、技术装备高端化、化产加工精细化、企业生产清洁化及营商环境改善方面都有长足进展。
一是通过资产收购、控股产权和产能置换等市场化方式开展兼并重组,形成了4个千万吨级和9个500万吨级焦化集聚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二是五年累计淘汰落后焦炭产能3561万吨,4.3米以下焦炉全部关停淘汰,节能、环保、高效的现代化大型焦炉产能占比较2011年翻了一番,目前达到3750万吨。
三是炼焦化产品实现全部回收利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三大产业链初加工形成规模,精深加工涌现出费托合成油(蜡)、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高端产品,焦化企业化产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四是焦化行业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截至目前,山西省焦化企业烟气脱硫改造已完成93%,脱硝改造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并实现全流程达标排放;2015年焦化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0年降低28.85%。
五是彻底废除了煤焦领域实行多年的运销票据、检查站卡等一系列行政管理制度,制约山西焦化行业发展的垄断经营、票据繁琐、关卡众多等问题得到根除。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山西省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回升,该省焦化行业也迎来了多年少有的强劲发展势头,焦炭产量大幅增长、价格总体平稳、效益持续改善,结束了自2009年以来连续8年的全行业亏损状态,从今年开始扭亏为盈。
(编辑: 寇建仁 审校: 霍吉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